妹妹是位在職的博士生,這學期開始進入到博士班生涯的第二年。過去一年裡,他在工作、唸書、出差、教會的服事中掙扎著。每一項都佔去他好多的時間,常常會接到他的電話,說好累、睡眠不足。但是每項事件都重要,不能放手。他就這樣熬過了一年。

暑假,妹妹開始做了些調整,他改變了去教會服事的時間。但是這樣的調整,也讓他的社交生活出現了很大的變化。前幾天他問我,難道要追求一項事物的時候,就一定要犧牲掉別的東西嗎?
 
我突然發現,原來我們是這麼看取捨的。當我們向著目標前進,而沒有被放進這個計畫裡的,特別是那些原本存在現在卻被移除的選項,我們給了一個「犧牲掉」的標籤哪!這個標籤,好大好重呀!
 
於是我這麼說這件事:我有了一個目標、有了一條道路想走。於是我將適合的放入道路中,讓他們陪伴我走下去。這些是支持我、滋養我、提攜我的部分。那些此時不會走的道路,和暫時沒有被放入的,我知道他們同樣美好。謝謝這些不同選擇的存在,謝謝我有這些選擇。隨著道路一步步走下去,我可以保有彈性,邀請需要的再度進入我的生命裡。
 
這樣的理解中,沒有任何要被犧牲掉的事物。有的,是選擇。有的,是一整個資料庫,在需要的時候,接上線使用。
 
妹妹說:會難過呀。有時候讀書讀到一半,想到朋友們在聚會,想到沒有參加的活動。心裡還是不好受。
 
是呀,的確有時候我們沒辦法那麼瀟灑。身體在一個地方,做著必須做的事,而心,早就不知到飛到哪裡去了。怎麼辦呢?
 
我跟妹妹說,這更是要活在當下的時刻。讓自己,在每一個片刻,都意識到「我正在做什麼」,也完全地投入做這件事。
 
舉例來說,當和朋友聚會的時候,可以清楚地告訴自己,我從幾點幾分開始,到幾點幾分,會專心地和朋友在一起。(給自己清楚的時間,也是幫助我們專注在當下的方法)這段時間內,如果發現自己正在擔心工作,或是想著不屬於聚會的事,你可以將注意力放在這個分心上,並且問問自己:現在我要繼續擔心嗎?或是我要全然地參與聚會?
 
有可能,這樣的自我對話每一、兩分鐘就要進行一次。這也和你能否覺知自己「分心」了有關。但就像培養一個習慣,當你願意這麼做,也真的這麼做了,你會發現你每一個當下都可以有做決定的空間。每一次你帶著自己回到聚會、和朋友互動,會是真實的。每一次當你決定要想想沒完成的工作,你也能專心的想,而不是飄移在兩邊,然後工作的事沒想清楚,朋友的對話也沒聽清楚。
 
如果你是在讀書,也時時去看看自己,是否將心放在讀書上。如果是,會有一種清楚自己讀到哪裡、進度如何、吸收了多少的感知。如果不是,那問問自己,我現在要將心放在讀書上,或是專心地憑弔沒參與到的聚會,或是專心地想念朋友?
 
這樣的對話,也可能幾分鐘就進行一次,每當你發現自己分心了就進行一次。然後,你可以為自己創造出一個習慣~清楚我在做什麼,也完全投入的習慣。
 
這就是活在當下,時時注意到「我正在做什麼」,也時時做下決定「我要做什麼」。
 

*           *           *

我是一個重度使用電腦、網路的人。也發現到,當我迷迷糊糊不清不楚地上網時,我所看的頁面,有很多只是出於慣性。例如我會看看朋友經營的童裝網站,而我完全沒有買童裝的需求。或是很機械式地點了網路新聞,就一路看下去,回過神來已經半個鐘頭了。前兩個禮拜的休假,我開始有意識地練習上述的對話方式。當打開電腦時,我就跟自己說,我要有意識的使用網路。每當我點及一個頁面,我也在內心問自己:這是我需要看的東西,或是我習慣看的?或是想要隨便看看殺時間?
 
若心中的回答是:這是需要看的,我會專心地閱讀。如果是習慣看的,我會再次確認是否需要,或是有沒有時間。諾是想要殺時間,而我也決定這麼做,那我會放心地享受這樣的感覺,也不需要抱著讓費時間的罪惡感。
 
這的確需要更多的覺知,也需要決心和練習。很鼓勵你試試看這樣的方式:
*覺知自己正在做什麼
*有一個內在對話,為自己決定要做什麼
*全然投入這個決定中
*有下一個覺知……
 
即便這麼做的時間只有幾分鐘,你都可能會覺得這幾分鐘活得很紮實,很跟自己同在。這就是活在當下的感覺!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lvin198 的頭像
    elvin198

    自在心境身心靈成長工作室(這裡是備份站)

    elvin1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